第一二五章 畅想兰桂坊_逆流大时代1977
好吧书库 > 逆流大时代1977 > 第一二五章 畅想兰桂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二五章 畅想兰桂坊

  叶华荣内心长长叹息,自己还是没有赶上好时代,七十年代初才是真正妖魔鬼怪横行的时候,瞬间感觉错过了几十亿。

  1972年是全民炒股的年代,七八十岁卖菜的阿婆,庙里的和尚、尼姑,乞讨的乞丐,社团的成员,整个香江几乎没有人不炒股的。

  最为著名的就是“置地饮牛奶”事件,置地公司通过增发新股、拆股、换股的方式收购牛奶公司,一分钱没花就收购了铜锣湾的地王牛奶公司。

  当时大量空壳公司在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有的会用厂房或渔船上市,有的直接一张专利就能上市,而“香江黐线”则是港股历史上最为奇葩的股票,没有之一。

  中文大学计算机教授乐秀章从美国杂志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就意淫出一种超级天线技术,超级天线可以直接收看无线电视信号、卫星电视信号在内所有信号。

  于是乐秀章联系了中文大学一些教授,九龙证券交易所创办人陈普芬,香江名医方心让,一群不靠谱的人成立香江天线公司。

  香江天线招股书内容还是很厚道的,公司刚刚成立,目前尚未开始经营,上市募集资金作研究和发展超级天线技术,对未来派息未能保证,就差写本公司是一家空壳公司。

  1972年12月5日,香江天线公司正式在九龙会上市,股票的招股价为每股1港币,上市首日最高报3.2港币,收市报2.52港币,上市约六周后,香江天线已升至30港币的历史最高位。

  香江天线股票还没等到3月份股灾正式爆发,其股价已经跌至停牌,最后倒闭清盘。因此香江天线被股民称为“香江黐线”,“黐线”就是“神经病”的意思,这家奇葩公司也被载入史册。

  当时和尚、尼姑都在炒股,谁知道超级天线技术是什么玩意,一根天线就能接收卫星信号,就差一根天线可以打国际电话了。

  “你要是1972年来到香江的话,你少说也能整出三四个上市公司,现在身价少说也有十几亿了吧。”

  王欣妍打趣着叶华荣,叶华荣这娴熟的金融操作手段,要是真赶上了当时的机会,现在也是香江鼎鼎有名的华资大亨。

  叶华荣那画大饼的技术可是强的很,单单依靠银行贷款循环购买物业,抵押物业再贷款重复操作这一手,就要超过不少玩金融的行家。

  这熊孩子上市公司的目的不是募集发展资金,而是赤果果的在股市圈钱,割韭菜,股灾还没到来,恐怕公司已经易主了。

  “你也太小看我了,少说我也能上市三四十家公司,争取一天只能上市两三家,可惜时不待我,错过第一桶金的机会,,,对了,德仁商业大厦情况怎么样,他们出售大厦吗?”

  叶华荣所说的德仁商业大厦是建煌新记江德仁家族在德己立街一个六层大厦,这个大厦未来的名字叫加州大厦,也就是兰桂坊的大本营。

  1983年,“兰桂坊之父”盛智文为招待欧美公司的客人,在兰桂坊开了家西餐厅,直接取了“加利福尼亚”名字,没成想生意还挺火爆。

  于是盛智文投资3200万港币买下江德仁家族的德仁商业大厦,更名为加州大厦,翻新后变成西式餐馆,随后又买下旁边的日丰大厦,更名为加州娱乐大厦。

  从此,西餐厅在兰桂坊开始林立,随着日本流行的ktv传到东南亚,兰桂坊便成为外国人喝酒、唱歌、娱乐的地方。

  现在的兰桂坊的确有几家酒吧,不过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市民更喜欢到铜锣湾利舞台或尖沙咀酒吧一条街游玩。

  1978年12月23日,基佬戈尔登在德己立街的“disdis”开张,成为兰桂坊的第一家夜总会俱乐部,深受不少名人、娱乐圈艺人及外籍人士欢迎,兰桂坊一带才快速的发展。

  叶华荣自然要在兰桂坊火爆之前拿下这两个大厦,2700万港币也足够拿下现在的两座大厦,重复抵押不就到手了。

  虽说叫做大厦,但是真的跟大厦没什么关系,都是占据面积250平方左右的六层楼,中环也不要指望有占地面积太大的摩天高楼。

  九龙半岛很多地方都是一楼一凤,而中环的兰桂坊区域则是“凤姐”集中地,环境脏乱差的很,现在购买六层的小楼房还是还容易。

  现在虽然没有钱打造兰桂坊,但是基佬戈尔登“disdis”快速的带动着兰桂坊的房价,屯下两个大厦升值也不错。

  dis也是四五年前才在美国火爆的,随后快速风靡欧洲和日本,七十年代末的时候,dis正式风靡东南亚。

  叶华荣在八十年代肯定不差钱,也可以重金打造下兰桂坊,“兰桂坊之父”的名头也挺不错,也可以在全球多打造几个兰桂坊,拉斯维加斯也完全可以的吗。

  泰国的曼谷、普吉岛、芭提雅,菲律宾马尼拉的天使城,越南胡志明市的日本街,新加坡的芽笼等等,这些地方都可以打造兰桂坊吗。

  叶华荣每到一个兰桂坊游玩的时候,站在酒吧大厅高声呼唤“今晚所有的消费,由叶公子买单”,好像挺好玩的。

  “靓仔,你在想什么呢?”

  王欣妍看着眼前的熊孩子很无奈,聊天的时候怎么就走神了,这是在想什么好事情,这笑容也真有些诡异。

  “哦,没事,德仁商业大厦情况怎么样?”叶华荣尴尬说道。

  “我谈过几次,江德仁家族要价有些高,2600万港币,日丰大厦倒是便宜一些,只有2200万港币,,,

  德己立街那边环境也不怎么好,三教九流人住在一起,乱的很,旁边的道路又特别窄,还是一个斜坡,,,

  那边的大厦买下肯定扑街,我们公司的总部要是定在那里,以后想招聘员工也很难,没有多少人想去那种地方上班。”王欣妍吐槽道。

  “这也没办法的事情,威灵顿街以北一座6层物业过亿,我们只能在德己立街这种偏僻地方囤楼,以后迟早要拆了重建。”叶华荣安慰道。

  “中环那些二三十层的大厦还没拆迁,谁吃饱了撑着去拆德己立街那边,何况那边的物业都是2000尺左右,也没办法建摩天大楼。”

  “钱花出去再抵押吗,反正也不在乎那点贷款利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bsar.org。好吧书库手机版:https://m.hbsar.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