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招安民匪_昭和
好吧书库 > 昭和 > 第82章 招安民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 招安民匪

  “什么意思啊?什么三七分?”有人着急出声。

  “七分归你们,三分归穷苦。”沈南之出声道,之所以这般处理也是因为新政不久。民间学识基础尚浅,即使把十个名额都给穷苦出身,进了京城也不一定能通过考核,不如拿出七个名额来换钱。

  又有人问起:“一到五人参与刺史府考核又是什么意思?”

  “认捐一千两起,一个名额,每增捐一千两,多一个名额,认捐之日起可报名,半年后参与刺史府考核。”王世充补充道。

  为首的扬州城首富万三千当即大手一挥:“万某认捐五千两,要五个名额。”万三千作为扬州首富,一直在打点想让族中子弟入仕,只是商人地位低末,那些官员光收钱不办事,此刻也是想拿钱砸一个运气,让家族中适龄的都来试试,以数量赌概率。

  众人见首富表态了,也纷纷跟上。最低的也认捐了一千两,除了万三千倒是没有人再捐五千两,认捐二三千两者居多。

  沈南之又一阵寒暄客气,收下各位富贾字据之后,便开始送客。

  隔天上午,便着司马张长顺带人挨个上门催收,不到午时便收款齐全,虽然扬州城不大,万两户还是有那么二十来户的。

  午时,沈南之看到张长顺带回来的银子,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当官真好,真他娘的挣钱啊。

  司马张长顺也笑的嘴都咧到天际了,新任刺史沈大人还真有办法,一天就从豪绅手里搞了这么多钱,自己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两,这里得有三四万两银子了吧。

  沈南之直接招呼王慧兰前来理财,最后分出五千两,交给了司马张长顺。

  张长顺顿时受宠若惊,哆哆嗦嗦道:“大人…这都是赏我的?这可如何使得?”手上却是一点掂量银锭,爱不释手。

  沈南之气的上去一脚将张长顺踹倒在地,笑骂道:“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你这么爱财呢?”

  “啊?大人不是赏给我的么?”张长顺有点蒙,怎么刚赏了五千两还要踹自己一脚呢?唉,踹就踹吧,给自己五千两,别说踹自己一脚,你就是看上俺媳妇,俺也得给你送来啊。

  见司马这副样子,沈南之气恼道:“你想什么好事呢?这是给你招安神居山的钱!”

  “啊?哦哦哦,下官误会了。”张长顺闹了个乌龙,赶紧拱手向刺史大人赔罪。随后又请教起如何安置神居山盗匪。毕竟自己是司马,掌管军武,不擅长这些,又不想去找那长史刘麟讨教。

  “老弱妇孺无罪安置,按户打散分置与各县下的村里,用这笔钱挨个给他们购买土地,建造住房,至于盗匪主力青壮年男子全部抓回!”沈南之仔细斟酌之后吩咐道。

  “抓回来?大人不是要招安么?怎还要抓回来?还要降罪于他们?”司马张长顺还想替他们说话,沈南之摆手示意别说了,还是自己亲自前去招安吧。

  司马张长顺也不反对,虽然州府没钱养不起太多差役,但是对上神居山还是不成问题的,既然大人要亲去,那便亲去呗,自己还省事省担责任。

  翌日,司马代替州府去与神居山匪徒会晤。双方几番试探时后确定两日后与高邮县龙虬镇东角村口谈判。

  两日后,沈南之率队赶到龙虬镇东角村口等待山匪负责人下来谈判,只是下来的却是一个文文弱弱的青年,与沈南之心中预想出入很大,这副书生相怎么看也不像山大王啊。

  文弱书生见到身穿刺史官服的沈南之连忙抬手施礼:“小生见过刺史大人。”心中却暗念如此年轻的刺史,想来应该是京城大家子弟,招安一事又靠谱了几分。毕竟京城之中,不买贺若弼账的大有人在。

  沈南之也来了兴趣,出声问道:“你是何人?”

  文弱书生赶紧拱手回答:“回刺史大人,小生罗士礼。”

  “你是这群山匪头目?”沈南之质疑道,从形象到谈吐,这罗士礼怎么都不像是山大王。

  “算是吧,小生可以全权代表全村人。”罗士礼又施一礼,颇讲礼数。

  沈南之闻言便跟罗士礼谈论起来,好在罗士礼知书达理,对于自己拆分全村人也早有预料,并表示理解。毕竟全村有前科,若是不拆分,保不齐哪天又惹了事,还会连累到刺史大人。只是对于青壮劳力要暂时跟着回扬州城有些不解。

  “你们毕竟戴罪之身,小惩大诫还是要有的。”沈南之也不隐瞒,直接说出罗士礼心中忧虑之事。

  “不知刺史大人打算如何处置我们?”罗士礼叹了口气,果然官府还是有条件的,只是能安顿好老弱妇孺也比此前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要好,为了父母妻儿,他们这帮人青壮也不打算反抗了。

  “以戴罪之身,入扬州兵卫三年。戴罪立功,与其他兵卫同等薪资待遇,三年后随时可以请辞卸任。”沈南之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毕竟这扬州城实在是缺人,后面还要干翻龙山匪徒,那可不是村民,都是前朝余孽聚众,自己也要增强些实力再去讨伐他们。

  罗士礼闻言直接跪倒在地:“谢刺史大人开恩!”护送罗士礼的几个壮汉也跟着跪倒在地,直呼感谢。

  又敲定了一番细节,交代司马张长顺配合,七天内全部安置妥当,将剩余一百五十人带回扬州城内。

  至于这个一百五十人的数量自然是罗士礼统计出来的,都是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年龄区间也是沈南之仔细斟酌后才确定下来的,总要留下不足十八又超三十五的劳力用以安家农耕。毕竟此去龙山,自己也没把握他们都能活着回来。

  司马张长顺领命安排神居山匪,罗士礼又提了一点请求,希望司马大人按户拆分的时候也考虑一下家中无劳力者。

  司马表示理解,直接应允。以户为单位,三到五户置于一村,每个安置村也都有安置一两户尚有劳力之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bsar.org。好吧书库手机版:https://m.hbsar.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