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_六零之捡个失忆男人当老公
好吧书库 > 六零之捡个失忆男人当老公 > 第七十二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二章

  研究中心在医院后门位置,穿过后门,就是一条相对前门车水马龙来说非常幽静的街道,巨大的樟树枝繁叶茂,将整条街道笼罩在阴影下。

  对面是几十年前纺织工厂给工人们安排的民房,战争时期,纺织工厂被洗劫过,目前住在里面的都是普通安城市人。

  李代礼的老师名叫安童,是安城市医院儿科主任,因为发现近几年精神分裂的儿童比往年翻两倍,决定成立一个儿童研究中心,专注于儿童疾病缺陷,以及儿童健康指导等研究。

  当然,安主任早年是留学回来的,她在国外见过一套非常成熟的针对儿童研究,比他们领先许多年,觉得国内现在非常这类专业指导,才决心干成这件事。

  儿童研究中心她已经牵头了好几年,之前一直受阻。资金不够人员不够医院不支持等等问题都在,好不容易现在成立下来了,勉强带了几个年轻学生。

  实际情况就跟苏小春看到的那样,简陋简单,甚至连人都没两个。

  “情况就是你看到的那样,我老师现在就是去吵架了,她联系国外的同学弄了一套实验设备从海上送过来,但我们没钱,只能去要。”

  李代礼艰难的提着行李爬上二楼,好容易到门口了,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指着里间一个房门。

  “就那,有个空床,你进去吧。别动其他人东西,有两个女孩,脾气不怎么好。”

  不过刚刚李代礼走的时候,好像没给自己钥匙。

  给苏小春提了个醒,李代礼期期艾艾的喊住她。

  就连自己,知道叶酸都是老师国外的朋友寄过来的资料里写的。

  苏小春没带被子和盆,还得去买。

  “你说的精神分裂和妈妈孕期营养不良有关是真的吗?我老师也提出过,只是没头绪该怎么入手研究。”

  苏小春为什么要说自己瞎说的,因为她不想抢功劳啊,那位优秀女士的名字可是留在教科书上的呢。

  “阿礼,过来喝汤。”

  李代礼小姨姓严,目前是北大医院的一位主任,和李代礼老师安童也是朋友。

  “汪景林?”

  李代礼以前就在北京见过汪景林,非常尊敬对方。现在因为苏小春,他都怀疑汪教授是不是有什么把柄在苏小春手上。

  “哦哦,吵赢没有?”李代礼问。

  严主任压了压声音,汪景林推荐的人,她眼睛亮了起来、

  李代礼:……

  “小姨回来了?”李代礼眼睛一亮,换上拖鞋跑进去。

  “有什么过人之处,没上过大学也没上过卫校,我都以为是来打扫卫生的。结果你知道吗?她居然是汪教授推荐的。”

  他做了一晚上实验,实在扛不住又睡了一上午,也饿得不轻。

  “代礼,回来吃饭吗?正好,你小姨也在,里头喝汤呢。”

  “对对对,你怎么知道?”李代礼表情狐疑。

  “害,要不到钱也就算了,顶多就是实验做得复杂些。问题我们这刚起步的研究中心居然扔了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张嘴就来。”

  苏小春计划填饱肚子,感觉自己被愚弄了而怒气冲冲的李代礼转道回了家。

  他就是觉得这不太对,为什么她要说叶酸,可她都能说出叶酸了,专业得不行。

  李代礼家就在安城大学后头,他父母都是安城大学的教授。

  李代礼跟小姨抱怨起苏小春,她那一句瞎说的,给自己整得无语要死的,太不严谨了。这种能瞎说吗?他差点就打算要着手实验了。

  目送李代礼骂骂咧咧的出去,苏小春略皱眉头推开房门。

  严主任蹙着眉,这种要钱的事她也没办法插手,要是在她自己医院都还好说。

  打起精神,苏小春这才仔细打量起自己即将入住的房间,房内摆了两张架子床,一共四个床位,跟学校宿舍一样,只是比学校宿舍还是要宽敞一些的。

  “去年年底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必备儿童急救手册》你看过没?”严主任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简单的小册子。

  “是不是一个叫苏小春的女孩?”

  “小姨,您医院忙成那样,居然有空回来?”

  坐在餐桌边有个气质优雅的女士正在喝汤,听到动静抬眸看了眼。

  而在21世纪,那时候新婚夫妻孕期妇女都可以领取医院发放的免费叶酸。无论男女,有效补充叶酸,确实能让孩子更健康。

  李代礼诶了声,乖乖坐过去,保姆端上一碗汤就去厨房热饭菜了。

  21世纪‘苏小春’学医的时候专业书上介绍过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采取措施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国家,由一位优秀的女士率领团队做出来的,也是她发现出生新生儿,死于神经管畸形占比非常高,获得国际合作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研究出补充叶酸能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预防出生缺陷。

  “看情况要赢,你老师为了这个研究中心也是豁了出去,我头一次见她跟人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她这事刚起步,还在摸索阶段,突然要买那么好的实验设备,确实难要到钱。”

  她觉得自己还是要谨慎一些,小心说话。

  “另外,叶酸好像没被证实对精神分裂有用。”

  “你老师喊我过来,等会我要和她一起去北京。她现在在和你们医院院长吵架,吵得我脑瓜子疼,听说阿姨炖了刺梨汤,就回来喝一碗。”

  严主任唇角含笑,听着侄儿的抱怨,问他,“你们安老师不会收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或许她有别的过人之处呢?”

  “唔,”苏小春被李代礼巴巴的追问,她小表情很严肃的看向他,一双漂亮的眼睛全是认真,在李代礼准备洗耳恭听的时候,正正经经说道:“嗯,因为是我瞎说的。”

  那还是算了,晚点再去买。她好饿,需要吃点东西去。

  从老家请来的保姆正在打扫卫生,看见他进门把拖鞋递过来。

  李代礼嗯了声,“我们医院也有,尤其儿科那边,几乎人手一本,也对外免费发放。”

  刚来的时候安老师就让他们所有人看了,确实是一本非常厉害的册子。里面都是在儿童遇到紧急性危险时可以做急救的措施,确实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话,非常需要这本册子。

  “你看署名。”

  李代礼喝了口汤,“看署名干嘛?”

  他眼神不以为意的落到小姨手指点着的位置,苏小春三个大字,端端正正印在上面。

  李代礼的眼睛已经不只是瞪得像铜铃,内里还布满了震惊。

  “怎,怎么可能?她写的?你知道她才多大吗?自己就是个孩子。”

  他着急忙慌的扯着嗓子喊,汤都激动得撒了出来。

  “老汪确实说,还是个孩子来着。”

  严主任煞有其事的点点头,然后严肃着一张脸教育侄子。

  “人家自己年纪不大都能研究出这么多有用的急救措施,你看你,二十多岁的人,手里头有什么成果没?”

  李代礼:不是,扯我干啥?你们都没觉得苏小春搞出这个不科学吗?

  不对,不科学什么?这个世界上天才少了吗?只不过天才不是他而已。

  所以,苏小春其实是天才,那她说的叶酸,到底是真话还是瞎说的。

  严主任还想继续念叨侄子,会不会读书又怎么样?人家在生活实践中得出这么多有效结论,已经比很多大学生强了,别说大学生。苏小春这本册子,能全国推广,得到卫生部认可,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不是,小姨,先别说我了。”李代礼转移话题,跟他小姨说起苏小春今天讲的叶酸。

  “你知道近几年精神分裂儿童比例增高的情况吧,我们研究中心成立第一个研究方向就是这方面的。老师曾经说过,或许跟几年前的□□有关,母体营养不良导致儿童精神分裂增多。这个是老师说的,别人都不知道。”

  “但今天,这个苏小春也是这么说的,她还说了一点,是老师的朋友从国外寄回来的文献上才有的叶酸,她说缺乏叶酸。”

  “为什么她不说缺乏别的,只单单提出缺乏叶酸呢?而且叶酸的作用好像还没有被发现能运用到这方面吧?最主要的是,据我所知,目前这个文献,仅存在我老师的手里……”

  李代礼感觉自己说得很混乱,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去说。

  “后来我问了她,她说是瞎说的。”

  现在李代礼已经搞不清楚,她到底是不是瞎说的,苏小春能整一本这样的册子出来,真材实料是有的。当时她说话的语气,更像是脱口而出,可不像瞎说的。

  严主任听着听着表情越发严肃下来,她紧缩眉头,“首先,这份文献,去年就被你老师捐出去了,估计很多人看过。”

  “关于叶酸,不对,1931年,发现酵母和肝脏抽提物是可以改善妊娠妇女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也就是酵母和肝脏抽提物中含有抗贫血因子。1935年,这两种浓缩物中也发现了抗猴子贫血因子。1939年,在肝中发现抗鸡贫血因子;1941年,菠菜中被发现乳酸链球菌的生长因子,被取名为叶酸。然而到了1945年,合成蝶酰谷氨酸的时候,发现前面那些其实是同一种物质。营养不良会造成什么,贫血是最基础的,既然可以改善妊娠妇女贫血,也就是相对能够补充营养。”

  她一个人说了好长一段,听得李代礼脑瓜子嗡嗡嗡的。

  “不是,小姨你说的都是什么?”

  严主任听不进他的问话,只是激动的站起来,差点把碗给带翻了。

  “你别说,你别说,或许,我是说或许,还真可能有关系。不行,阿礼你跟你老师说让她吵赢了自己去北京,我先走了。还有你们这项研究我们北大医学院参与研究,你喝汤吧。”

  被拍了两下脑门,李代礼茫然的看着他小姨急匆匆跑出去。

  他眨巴眨巴眼睛。

  “不是,我说了什么?什么情况?”

  苏小春没有钥匙,带了点钱和票,到附近国营饭店随便吃了碗面就开始熟悉环境了。

  现在还是上班的点,除了开着的一些店,也没什么人,能在街上的基本都是还未上学的孩子或者是年纪大没工作的老人。

  苏小春钻到新华书店找书看,新华书店最外面放着一摞摞的报纸,她进去时随后拿起一张。

  是人民日报。

  苏小春先看了前面,有讲上山下乡的,也有讲知青的,还有关于某某部长被停止工作的新闻,不过这些人她都不认识,苏小春也就随便看看。

  再往后翻,是一篇军事报道,关于第一批援越人员伤亡战况以及战斗情况。

  ‘我国援越高炮部队不顾伤亡,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坚持战斗……此时战斗持续三天,第一批先行部队飞虎团雄鹰团猛狮团伤五人,死亡一人。’

  苏小春定定的看着飞虎团三个字,她记得,赵翎带的团,也叫飞虎团。

  赵翎穿行在后勤搭起来的简陋帐篷之间,掀开其中一个帐篷,卢正清胳膊上打着吊带挂起来,脸颊上一大片擦伤。

  “来了,拿根烟拿根烟,小毛那丫头死活不让我抽烟,说不利于伤口恢复。老子这么久没抽烟,再不抽还不如不恢复呢!”

  赵翎掏出盒烟甩给他,“少抽。”

  卢正清嘿嘿直笑,汪洋进来的时候他已经美滋滋吞云吐雾了。

  “我要是你哪里有脸抽烟,咱们团就你一个受伤的,还特么不是炮轰的,是你他妈拉炮劲太大给自己拉骨折了。”

  汪洋给卢正清一顿嘲笑,这说出去太没脸了。

  卢正清脸皮厚,“要不是老子炮架得准,你们他妈的早被轰死了,还笑话我,笑话我个屁。”

  “你放屁呢,明明是老赵他先发现了侦察机,提前猜到了漂亮国的轰炸区域,给咱们争取了架炮时间。不然后面刚建起来的基础工程全给轰完了,几个月全白干。”

  汪洋不给卢正清留脸面,反正功劳是谁就是谁的,就卢正清那睡得死猪样,敌人到跟前了他还能打鼾呢!

  这俩人凑一块就得吵,赵翎已经了,想叫汪洋一起去吃饭的时候,外面又风风火火跑进来个人。

  “赵翎哥哥赵翎哥哥,我就知道你在这,快快,我得抓你做个小访问呢。”

  进来的是一个短发年轻女孩,穿着干净利落的军便服,精气神十足。

  卢正清和汪洋对视一眼,斗嘴也懒得斗了,纷纷用揶揄的眼神看向赵翎。

  “你们新闻不是已经传回去了吗?还要做什么访问。”

  赵翎看着女孩面色冷淡,“我很忙,你有问题找汪参谋。”

  汪洋赶紧上前打圆场,“对对对,有啥问题找我,要拍照吗?看看我这形象可以不?嘿嘿嘿,拍好看点,这要是放报纸上得多少姑娘着迷啊。”

  女孩做了个想吐的表情,不搭理汪洋,只拦着要出去的赵翎。

  “赵翎哥哥,你看我都跑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了,给我做一期专门的采访怎么了?你要是不肯,我回去就找赵伯伯。”

  汪洋心里一咯噔,还没来得及说话,赵翎的表情已经彻底冷了下来。

  “你去找,找你赵伯伯去,看他能拿我怎么样?”

  他不仅面冷,声音也冷,吓得女孩当场就红了眼睛,哭唧唧的想要扯赵翎的衣摆。

  “对不起,赵翎哥哥,我说错了话,其实我过来的时候伯伯来找过我的,我觉得他其实很关心你,你别这样。”

  赵翎冷漠避开她的手,“啧,汪洋你带她出去。”

  汪洋只好扬着笑脸给人半拖半拽的拉出去,“走走走,哥哥带你去边上小村里找点好吃的。”

  “我不去我不去我不去,我好不容易逮到他。”

  声音越来越远,卢正清啧啧两声,凑到赵翎身边。

  “咋,你们爷俩究竟什么大矛盾啊?”

  “那是我爹,能有什么矛盾,只能说……”赵翎想想,找了个合适的词,“没感情。”

  卢正清啧得更大声了,“跟自己爹没感情,你石头里蹦出来的啊?”

  赵翎懒得搭理他,卢正清知道他不喜欢讲这些,干脆换个话题。

  “来,你跟哥说说,站岗的都没发现侦察机,你咋发现的,我就奇了怪了,人也不是在咱们头顶飞,隔远着呢。”

  这事卢正清早想知道了,就是一直没机会问。

  赵翎顿了下,轻飘飘看了卢正清一眼,“睡不着。”

  “睡不着?嘿,你想谁呢?”

  卢正清挤眉弄眼的,看着赵翎要出去,扯着嗓子喊。

  “想你那个系红头绳的妹妹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bsar.org。好吧书库手机版:https://m.hbsar.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