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_六零之捡个失忆男人当老公
好吧书库 > 六零之捡个失忆男人当老公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苏小春是没干过主任,但‘苏小春’当初进医院学习,就是主任手底下最喜爱的学生。

  那时候学生进入医院就是跟着学习的,可不像现在学完了直接分配进医院。

  ‘苏小春’跟的主任可是全国有名的儿科医生,医院也是数一数二的专科医院。人家医院的章程,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严格规范得很。

  人家医生也不像万秀明等人,得过且过等退休,要科研带学生出科研报告等等。那样才能评职称,基本都是自己实打实的评上去的。

  “从我成为儿科主任以来,就感觉责任重大。我年轻、来医院时间不长,脸都没混熟,却成了儿科主任。各种质疑纷沓而来,这些我都知道。”

  “我不想辩解什么,既然接下这个任务,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这个任务做好。”

  “如何做好这个任务,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瞄准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专科。新生儿早产儿存活率低,目前全国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医疗需求。我提议可以建立新生儿特需病房,提高存活率,拯救危重症新生患儿。”

  这一点是苏小春把星星抱起来的时候才发现的,偌大的市医院,居然没有针对新生儿监护的特需病房。

  说话的正是产科那边的倪海燕倪医生,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产科医生。

  当着新院长还有这么多人的面,许冠军敢说自己没这个能力吗?

  苏小春抬起头看向他,“许医生意思是你没这个能力?”

  这一下,他背后就出了冷汗,结结巴巴的摇头,“当,当然不是。只是我认为重点还是常规性的发展,而不是想着干什么特色专科,不一定有市场需求。”

  汪景林点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赞同苏小春,这会许冠军脸色难看得很。

  辛辣的发问直接叫下面一票人都看向许冠军。

  苏小春睨着许冠军,孩子出生如果治都不治就放弃,那叫什么医院?只要出生了,那就有生存权。

  在黄疸都无人在意的年代,不能指望危重症早产儿能得到妥善监护。

  苏小春也不知道旁人听懂没有,她认为这是一定需要的市场需求。每个孩子的降生都是全家的希望,没人愿意进入医院生下孩子,却因为医院没条件而放弃孩子。

  当然,这也不能怪市医院,而是全国都这样。

  “苏主任,你的想法是很不错,但谁能担起这份责任呢?现有条件下,危重症新生儿所需监护力度很大,对医生水平要求也很高吧?”

  “我同意苏主任说的,往年我们产科不是没碰到危重症新生儿,这类孩子出生后因医疗限制,存活率确实不高。我听说国外就有专门针对此类儿童的保温箱,以及专业的特护病房。”

  他赞赏的看向苏小春,“苏主任说得对,吃馊饭容易闹肚子。以前是条件如此,想发展没得发展。可现在不一样,国家要发展成医疗大国,我们堂堂市医院却还是现在这个水平,说出去可丢人。”

  听苏小春提出这个,倪海燕觉得特别好。作为一名产科医生,当然不希望自己手上接生出来的孩子有任何问题,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出院。

  许冠军率先跳起来发问,他觉得苏小春简直是异想天开。现在的医疗水平中,连普通孩子的医疗保障都难做到,还要去管那些出生都带重症,存活率低的孩子,那不是耗费人力物力浪费时间吗?

  他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类孩子他们就算想救,怕是孩子父母都不愿意花这个钱。

  副院长脸色一变,不敢抬头,他觉得汪景林是点他呢。

  她这一番话说完,汪景林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说得好。”汪景林率先鼓掌。

  她说完对苏小春点点头,苏小春也回以一笑。

  “是的,倪医生说得很多,国外确实有专门针对此类儿童的特护病房。国家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老吃馊饭能有多大发展,还容易闹肚子。近一年国家在医疗上的投入大家都看得见,我们当然也要跟上国家脚步。”

  “常规性的发展每个医院都有,我们靠什么凸出?墨守成规当然只能常规,爱孩子的父母是绝对不希望放弃自己辛苦生下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类孩子有活下去的权利。”

  “苏主任,之后我们就这点再开会讨论,细细讨论。还有什么,你大胆说出来。”

  苏小春笑弯了眼,“好嘞。”

  “第二,加强横向联系,扩大行业影响。”

  “市医院作为本省最大的医院,尤其是儿科,头些年负面影响太大。想扭转形象,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建议和其他医院展开合作交流,如向下级县镇级医院建立横向联系,利用休息时间去往下级医院讲课会诊,一,可为他们提高医疗水平,二,也可树立科室良好形象,做好口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当初杨建强等人败坏的口碑,仅靠苏小春一人并不能完全掰回来。既然城里难以扭转,那就往下兼容,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角度出发。

  全省不是只有安城市,还有许多城市乡镇,做好基层口碑,慢慢转化,其实也是一样的。

  尤其乡镇医院医疗水平不行,更需要有经验的医生下行教学指导。

  这话一出,别说许冠军想骂人的,其实科室好多医生都想骂人。

  目前其实有义诊活动,但那是各医院轮流,几个月轮一次,再从医院挑几个医生下去。

  这活累不说,还不挣钱,义诊义诊,就是不收钱的啊!

  去周边乡镇还好说,不算远的。但更偏远的地方,去一次得跋山涉水,可能折腾几天都回不来,这个活还真没多少人想干。

  苏小春跟过几次义诊,了解这些情况。

  确实,平时在医院工作就已经够累了,谁想多事啊!但是,国家医疗基础薄弱,普通卫生院出来的学生能懂的只有皮毛。精英集中在市区医院,若不向下教学,普罗大众的病谁能看好?

  尤其儿科产科这块,相当于重灾区。

  现在在家生孩子的妇女不再少数,卫生条件等都存在极大的问题。至于孩子,在大众心里,孩子拖大鼻涕是常事,孩子咳嗽拍拍背就好,孩子发烧拿烈酒擦身体。小病拖成大病,这事还少了?

  没有常识害怕花钱等等,这能怪他们吗?怪不了,只能怪医学知识普及不够到位。

  精英高坐,明明是被人民托举起来,是国家培养出来的,自然回馈人民。

  “因为我是儿科主任,所以这只是针对儿科。之后儿科每周都会有义诊活动,从就近乡镇辐射到偏远乡镇,争取一年内把安城所属乡镇走完。”

  如果不是汪景林在上面坐着,许冠军都想把拿来的本子甩苏小春头上了。

  在医院坐着屁-股疼是吧?非得给自己找事?

  万秀明一惯笑着脸也难看了几分,他年纪大了,不愿意折腾。苏小春这话就是整个科室都得转起来,工作量比之前要多很多倍。

  钱凯还年轻,仍旧保有一腔热血,属于师父说什么是什么,甚至还跃跃欲试。

  田茂则有点忧愁,但他心态好,反正都是工作嘛!

  苏小春也知道自己这条提出来会有一堆人不满,说是儿科这样,那其他科室好意思干坐着吗?

  可是21世纪,那么多大佬,哪怕是高龄已退休的,都愿意翻山越岭去义诊,甚至是跨省都可以。

  现在这个年代比21世纪更纯粹,好医生也有很多,愿意做贡献的更是不在少数,但市医院好像没这个氛围。

  苏小春觉得可能跟之前的管理的有关,领导者只顾钻营没有心思,下面的医生自然也有样学样。

  还有就是现在国情问题,毕竟原来市医院那么好的老院长都能下去。

  汪景林又点了点头,“苏主任说得太对了。”

  “这些年的情况我都明白,大家怕惹事怕担事,不敢出差错。”

  他重重叹气,“可咱们得本职就是要救死扶伤,我们穿着的这身白大褂,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只要我们行得正、做得端,怕什么魑魅魍魉。”

  有些事他不能明说,只能稍微点一点。他只是痛心,医生是和平年代的战士,战士都退缩了,谁还能拯救普通老百姓?

  “这一点也是我来以后想说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这份决心不只是儿科要有,整个市医院都需要。”

  “苏主任,这一点很不错,之后你把你们科室的章程送到我这里,需要开会讨论。”

  苏小春点了点头,“好,会议结束我再给您。”

  汪景林明摆着支持苏小春,下面的人再有怨言也不敢抬头,只能默默继续听苏小春还有什么更厉害的发言。

  “第三,认真钻研业务,争做行业精英。”

  “近一年国家在医疗上有极大的进步,可医院却没跟上脚步,看病治病用药还是老一套。不断钻研,提高自身水平,不仅对自己有好处,也是对患者负责。”

  “我们儿科会定下任务,熟悉每一种新药品,钻研病情诊疗方式,每周进行一次疑难病讨论例会。努力成为一个先进的、高水准的医疗团队。”

  这点是每个医生都应该做的,医生们也都愿意提升自己。

  许冠军唇抽[dòng]了下,他也没得话说。

  “是的,提升自身水平这是每个医生都该做的。我知道许多医生还拿以前的方法给人治病,但这一年,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国家的努力。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国家会越来越重视医疗水平,发展得也会越快。如果你们不跟上,到时候调去下级医院,就不要怪别人了。”

  汪景林神情严肃,他当然知道国家的发展。特效药只是前菜,后续医疗发展是绝对要跟上配套的。

  好多医生还在看热闹,却不知道他们再不学习,可能就跟不上了。现在专科医学院的书都在不停升级,他们学的东西都不再是之前那一套。

  等这一批学生出来,老一批水平还那样。医院可不是论资排辈的地方,谁厉害谁有话语权,老百姓也认水平高医生。

  普通医学类书籍也在不断翻新,各类新药品层出不穷。医疗大国的发展路线已经确定了,本国医生的水平自然也是需要升级的。

  汪景林其实已经想好了一些考核方式,医生跟不上发展,那就下去,这里不留平庸者。

  他说的话极重,万秀明这下是彻底严肃了。

  他年纪大了,就是老一套那类,所以才有医术平庸这几个字落他头上。

  按照新院长说的,如果跟不上,就得下调。

  万秀明还想安安生生待到退休呢,哪里能接受下调。

  他不由自主的看向苏小春。

  苏小春能成为活招牌,自然是有本事的。医院里来的任何新药,她都了解,也敢大胆开药治病。

  论水平,万秀明是承认苏小春医术高明的。

  而且他经常看见苏小春看书,各种医学书,厚厚一本本的,上面还做满了笔记。

  还有钱凯,钱凯刚来的时候憨憨傻傻,看什么病都要翻开书看看。后来认了苏小春当师父,肉眼可见的进步飞速。

  想到这里,万秀明就有些急了。

  虽然他表面上没说,其实心里还是觉得苏小春不该成为主任。许冠军比他厉害,成主任了那副主任自然就落到自己头上。

  可现在苏小春横插一杠,自己依然是个平平无奇的普通儿科医生。说没气是不可能的。

  他属于隔岸观虎斗,就希望许冠军跳得越高越好,这样自己没准还能捡个漏。

  没想到漏没捡到不说,还很可能把自己这个普通儿科医生的位置给丢了,他怎么能不着急。

  难道以后要多去问苏小春?

  这年轻小姑娘,他总不能也跟着喊师父吧!

  就在这时,他听见苏小春清脆的声音响起。

  “身为儿科主任,我会起好带头作用,敦促科室成员学习。”

  她微微一笑,坦诚且大方。

  “当然,我也不会吝啬的进行指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bsar.org。好吧书库手机版:https://m.hbsar.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