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移城卫庙的由来_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好吧书库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322章 移城卫庙的由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2章 移城卫庙的由来

  在郝摇旗的带领下,顺军三千精锐骑兵奔向山东曲阜。

  明清时期,黄河并不流经山东地段。

  当时的河道过了开封后先是转向西南,途径商丘,淮北,宿迁,淮安一带后再次转向东北,从现在的江苏盐城滨海县进入大海。

  由于不用渡河,所以郝摇旗的骑兵行军速度非常快。

  他们昼伏夜出,饿了吃行军粮,渴了喝凉水,困了席地而卧。

  期间虽然也遇到过百姓,由于没有扰民,在加上没有旗帜,所以被百姓们误以为路过的明军。

  毕竟谁也想不到会在大明朝腹地出现一支敌军。

  经过五天的急行军,一行人来到曲阜城北十里的泗河边。

  郝摇旗命部队躲在密林中休息,自己与几个将领拿出刚刚收集的资料仔细阅读起来。

  宋元时期,曲阜县城位于古鲁城的东部,名曰仙源县城。

  正德五年十月,北直隶人刘六、刘七在发动起义,数千百姓响应。

  正德六年,义军由北直隶攻入山东。二月二十七日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是夕移营犯阙里,秣马于庭,污书于池。

  义军不但破坏了孔府孔庙,还杀了很多孔氏族人。

  大明朝廷为保护孔庙孔府,根据按察使潘君珍的建议,在孔府周围建设城池。并把东面六里的仙源县移到这里,成为曲阜县。

  这便是“移城卫庙”的由来

  曲阜县城始建于正德八年,嘉靖元年竣工。

  城墙高两丈七尺,底部宽两丈四尺,周长约有九里。

  城外有护城河,河宽一丈,河深也达到了一丈左右,城墙与护城河间距两到三丈不等。

  城有五门,门内均建有深且宽的瓮城。

  这座城池城防的规格甚至比大明九边重镇的城池还要高

  绝对属于易守难攻的类型

  郝摇旗看完这些资料后,额头上开始冒冷汗。

  他怎么也没料到一座小小的县城竟然比州府还难打

  “郝将军,曲阜县易守难攻。就凭咱们这点人,再加上没有攻城器械,想攻下曲阜难”一个将领说道。

  “是啊,”另一个将领直摇头,“骑兵本就不善攻城,但靠武力几乎不可能攻下曲阜。”

  “我当然知道”郝摇旗捋着下巴上的胡子,“别着急,容我想一想。”

  按照约定,他要在两天后的清晨攻下曲阜。

  时间很紧迫

  就算立刻制造攻城器械,也很难再两天内制作出来。

  这曲阜,还得智取才行。

  “今天天色已晚,所有人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兵分两路,我带一些人进城打探消息,其余人留在原地制作夹棍,准备拷饷。”

  郝摇旗并不打算杀人,但也没想放过孔府那些人。

  而且根据他这么多年拷饷的经验来看,孔府的人基本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只有让他们吃尽苦头,才会老老实实的交出银子。

  “郝将军,如果有百姓闯入密林,我们该怎么办”一个顺军将领问。

  他们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军纪比其他士兵强很多,不会轻易屠杀百姓。

  “怎么办”郝摇旗瞪着眼睛反问,“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杀了此事绝不能走漏风声。”

  三千骑兵分成若干部分,散布在附近的密林之中休息睡觉。

  一夜煎熬过后,郝摇旗带着三百亲兵渡河南下。

  在距离曲阜四里左右的地方,郝摇旗让亲兵藏在树林中。他自己则带着五六人换好便装,去往曲阜县城。文網

  夏日的清晨很是凉爽,随着天色越来越亮,路上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

  这些都是种地的农民,他们挑着扁担背着箩筐,进城贩卖粮食和蔬菜。

  卖东西的钱一部分存下来留作家用,剩下的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郝摇旗走向最近的七八个农民:“老乡,箩筐里装的什么”

  这些农民见郝摇旗等人器宇不凡,又携带武器,便不敢得罪,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豆角,糟瓜茄茄子和黄瓜。”

  “怎么卖的”

  “豆角一斤卖”一个老农掀开箩筐上的湿布,指着里面开始说价格。

  “老子问你这些东西加起来卖多少钱”郝摇旗有些不耐烦。

  “加加起来”老农有点茫然。

  郝摇旗点头道:“对,这些菜外加箩筐,扁担一共卖多少钱”

  老农先是一愣,随后在心中快速计算。

  片刻后,他颤颤巍巍的伸出右手食指。

  “一两银子倒也不贵,给钱”郝摇旗吩咐身边的亲兵。

  “不不不,是一钱银子”老农解释道。

  郝摇旗两眼一瞪:“老子没零钱,就按一两银子给,你敢不卖”

  “卖卖卖”老农被吓坏了。

  付完钱后,郝摇旗等人接过扁担,继续朝曲阜走去。

  等郝摇旗等人走远了,这些农民才反应过来他们赚大了。

  “长这么大头一次遇到这种强买的”一个年轻人说道。

  另一位老农嘿嘿一笑:“别说你这后生了,老夫我活了六十多岁,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看来还是好人多啊以后进城必须早起,早起才能挣大钱。”

  郝摇旗一行人走得非常快,来到曲阜城外时东方刚刚发白。

  “老乡们都回去吧,今日不开城门”城墙上的守军对着下面大喊。

  郝摇旗不听还好,听清楚后那张黝黑的脸颊直接变白了。

  要坏

  智取的前提是能进城,现在城门都进不去,何谈智取

  就在郝摇旗焦急万分的时候,城外百姓爆发出热烈的呼声:“我们要进城”

  “我们要进城”

  与此同时,城内的百姓也聚集在曲阜县衙外面。

  “启禀知县大人,县衙外有百姓聚集。”

  县衙大堂内,知县孔弘毅抬起睡眼惺忪的眼睛,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有多少百姓所为何事”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

  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更新,第322章移城卫庙的由来免费阅读。:2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bsar.org。好吧书库手机版:https://m.hbsar.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