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明军精锐三去其二,最后一支姓了吴_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好吧书库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119章 明军精锐三去其二,最后一支姓了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9章 明军精锐三去其二,最后一支姓了吴

  邱瑜想了想,率先说道:“虽然只是口信,但臣还是会遵从陛下的意思,收拾家产后在秦良玉将军的保护下离开成都,去往云南。”

  “这就对了”崇祯笑着说道。

  “等蜀王收拾好家产财物前脚刚离开成都,后脚秦良玉就会奉旨将他擒拿”

  李邦华愣了:“秦良玉为何擒拿蜀王”

  “祖制太祖皇帝有制,我朝藩王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否则削藩夺籍贬为庶民”

  崇祯说完之后,李邦华感觉后背冰凉冰凉的。

  这计谋太狠毒了

  先是诓骗蜀王出封地,一旦他收拾家产离开封地就是中计之时。朝廷有律,藩王不得擅离封地,否则撤藩削籍为民,家产充公

  “可是是陛下让蜀王出蜀地避难的啊”

  “朕让人传的口信,传信之人已死,如何证明此话是朕说的朕的口信明明是让他死守成都,不得擅离封地”

  户部尚书方岳贡对崇祯的不认账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这这陛下乃九五之尊,应该一言九鼎”

  崇祯眯着眼冷笑道:“方尚书此言差矣朕在你们这些忠臣面前一言九鼎,对付那些死皮赖脸的人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作为我大明朝的藩王,更应该担起自己的责任。”

  “如果朕向蜀王借钱,从他不借的那一刻起,朕就可以杀他了。我大明,不养闲人”

  “现在朕给了他一个活命的机会,他应该感谢朕。”

  “就这么办先给袁继咸一道密旨,让他设计除掉左良玉;随后给秦良玉两份圣旨,让她向蜀王讨要钱粮。如果蜀王既不借钱,也没中计,秦良玉可以直接抢,罪责全算在朕的头上。”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只要挡住张献忠,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朕都能承受。”

  “今天就这样吧,明日不早朝,你们早饭后再来乾清宫,朕有要事商议。”

  说完崇祯转身一甩衣袖,开始撵人。

  四位内阁成员见状立刻起身,施礼后离开。

  等他们走远,崇祯才松了一口气。

  他不喜欢赌,但这些决策都需要赌运气

  左良玉麾下兵马是否哗变需要赌秦良玉能否挡住张献忠也需要赌

  事已至此,事在人为。

  既然选择了做事的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片刻后,王承恩推开殿门走了进来:“皇爷,李性忠在殿外等候召见”

  “宣”崇祯有点小激动。

  这可是李成梁的后代,李如松的儿子。

  虽然李家在辽东销声匿迹很多年,但李家在辽东军中的势力尚有残存。

  李性忠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上明朝末期,尤其是崇祯十六年至崇祯十七年。

  李如松家族还有很多人在军中服役,活跃在辽东战场。

  从李自成攻进北京到山海关战役结束,李如松家族损失同样惨重。

  李性忠被吴三桂害死,李纯忠李如梅长子在北京战死,李宪忠李如梅次子阵亡。

  做为明代辽东将门的代表性家族,李家也算陪大明走到了最后一程。

  其实李成梁家族有世镇辽东的机会,但万历末年得朝堂气氛十分诡异。

  辽东战事已经成为党争的前锋。

  都明白李家最懂辽东,用李家最符合现实需要。但辽东战事稍有不顺就会成为党争焦点,李家自然而然的成为牺牲品。

  时至今日,李性忠这位年近半百的李家人,也仅仅在辽东担任中军副将一职。

  “臣李性忠参见陛下”李性忠身穿戎装,单膝下跪。

  崇祯摆摆手:“免礼平身,知道朕找你有什么事吗”

  “臣不知。”

  “真不知道”

  “确实不知。”李性忠一脸懵逼。

  崇祯沉吟片刻,盯着李性忠的眼睛问:“你觉得大明朝还有救吗”

  李性忠被吓得浑身一激灵,急忙拱手道:“陛下恕罪,臣愚钝,猜不出圣意。”

  “是猜不出还是装傻”

  李性忠不说话了。

  说实话,他已经做好了被问罪的准备。

  毕竟从宁远到山海关,再从山海关到北京只有区区八百多里。

  八百里的路程他们用了多久呢

  二十天

  平均每天四十多里。

  比走路还要慢

  勤王救驾有功,救驾来迟有罪,功过相抵或许还能官任原职吧

  就在李性忠胡思乱想的时候,崇祯说话了:“李副将,你觉得关宁军还是朕的关宁军吗”

  “是”李性忠硬着头皮回答。

  “非也”崇祯摇头,“我大明朝有三大精锐,辽东铁骑尽没与朝鲜,东江登莱新军尽没与吴桥,而这最后一支精锐关宁军却姓了吴,你说可笑不可笑”

  “你们李家镇守辽东几十年,到了你这一代本应纵马疆场,杀敌报国。没想到多年以后,竟在他吴三桂手下当一个副将。”

  “哎”崇祯故作叹息,眼神闪烁。

  李性忠眼睛湿润了。

  虽然世人都说他祖父李成梁养寇自重,但他父亲这一辈却没有招惹非议。

  他父亲李如松战死沙场,二叔李如柏萨尔浒之战后兵败自杀,三叔李如桢因罪入狱免死充军。

  轮到他别说总督了,就连总兵都没混上。

  现在年已半百,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法建功立业。

  可悲,可谈。

  就在他陷入自责的时候,崇祯再次打断了他的思绪:“李副将,朕打算让你重拾祖辈的荣光,不知你愿不愿意”

  李性忠先是一愣,随后顾不得身穿戎装,立刻倒地下跪:“臣愿意,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

  “机会倒是有,就怕你胆子小不敢把握”

  李性忠急了,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臣不惧生死,只求陛下给臣一个机会,报仇雪恨的机会”

  他已经受够了关宁军的白眼,如果辽东不是故土,早就想方设法离开那里了。

  唯一的念想就是守着父亲阵亡的地方。

  那份仇,不能忘。

  崇祯点点头,对李性忠的话很是满意。

  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战斗中死亡,战斗的地点在浑河一带,也就是沈阳中卫附近。

  沈阳中卫此时已经成了建奴的“国都”

  李性忠一语双关,可见其心思缜密。

  话已经说到这了,崇祯也不卖关子,开口道:“此战我军俘虏流贼八千余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我朝边军,有盔有甲,战力不俗”

  “但是朕现在还信不过他们,需要派一个人做他们的将领,你愿意冒着哗变被杀的风险担当此任吗”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

  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更新,第119章明军精锐三去其二,最后一支姓了吴免费阅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bsar.org。好吧书库手机版:https://m.hbsar.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